门禁卡一刷、按钮一摁,小区新装的电梯稳稳到了5楼,家住江西铜鼓县幸福家园小区的万春莲赞不绝口:“马上奔70岁了,每天拎着菜篮子爬楼真吃不消。如今有了电梯,可以经常下楼和街坊们聊聊天,日子过得更舒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涉及居民900多万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12万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4.8%。
——既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造内容更综合。
“三菜一汤,10块钱一餐,顿顿不重样,还能用养老券!”安徽合肥市庐阳区县桥社区,90多岁的李永宁对养老食堂很满意。
县桥社区老人多,在改造过程中,当地建设了一家养老服务中心,让老人享受到家门口养老的便利。
改“面子”也要改“里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不少地方在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不仅完善了小区水、电、路、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还因地制宜增加了养老、托育、便利店等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提升了城市功能,极大改善了老旧小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居民参与更积极。
别致美丽的小花园、平坦宽阔的柏油路、整齐有序的停车场……湖北鄂州市投入8亿元在40个老旧社区开展整治改造的“40工程”顺利推进。“刚开始,一些居民热情不太高、诉求也不一。为了让大家尽可能达成共识,我们走访了1.2万多户居民,收集了4000多条意见。”中国建筑三局鄂州“40工程”项目负责人陈文军介绍。
河北制定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清单,在拟改造小区开展问卷调查;内蒙古鼓励小区居民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通过个人捐资捐物、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改造;江苏淮安的社区干部向居民现场征求老旧小区改造意见……今年以来,各地多措并举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业主议事规则等,回应居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期盼,共同参与维护改造成果,真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运用市场化方式,引来“活水”解难题,改造资金更多元。
从“屋顶漏水、管道堵塞”到“长廊串联、绿植遍布”,重庆九龙坡区白马凼社区如今焕然一新。366栋楼房、建筑面积约102万平方米,超过3亿元的改造投资,钱从哪儿来?
重庆九龙坡区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激活老旧小区改造,引来了资金“活水”。“我们负责项目全过程投融资、设计、建设、运营、后续维护等工作,建立‘居民受益、企业获利、政府减压’的多方共赢模式。”愿景集团项目负责人尧雷说。
为了推动多渠道筹措资金,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提出,推动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利用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小区整体改造项目和水电气热等专项改造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投资地方政府设立的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基金。更多的金融活水将精准“滴灌”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同时,政府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中央共下达补助资金超过2450亿元,支持各地有序实施老旧小区改造。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基本完成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推动有条件的楼宇加装电梯、完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人民日报)